中新網訊房山區生態環境局在日常監測的基礎上,進一步強化水質和土壤監測檢查頻次,力爭第一時間發現可能存在的污染源,保護農業生態環境。下一步,房山區將以土壤和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抓手,加強監測監管,促進耕地生態系統良性循環。
據介紹,房山區是北京農業大區,全區今年計劃春播面積總計4萬畝,春管冬小麥面積總計4.5萬畝。早春時節的竇店現代農業產業園,600畝冬小麥剛剛長出地面寸把高。“這片麥地畝產1200斤,不僅是籽種田,更是村里的‘寶貝疙瘩’!”竇店村農牧工商總公司副總經理許升說,大概再過半個月,小麥會開始“返青”,這是決定成穗率高低的關鍵時期,“這期間追肥、澆水都做好了,6月份大概率會迎來豐收。”
房山區生態環境局的工作人員們來到田間,小心地、踩著地壟進入麥田。隨后,用鐵鍬把地壟挖開了一個大約10厘米深的小坑。取出的土,還要在笸籮里篩一遍,才能裝進透明樣品袋和棕色樣品瓶。為什么瓶子是棕色的?房山區生態環境局環境管理科科長梁新說,土壤中可能存在一些長時間見光容易揮發的污染物,所以要用深色瓶子。采樣的同時,工作人員會記錄點位坐標,完畢后,還要用鐵鍬把地壟恢復原狀。
工作人員們來到麥田邊的一處水塘進行水質采樣。這項工作同樣細致,取水之前,需要先把取水桶涮洗干凈。緊接著,取水、裝瓶、貼標簽等動作一氣呵成。“這些樣品需要盡快送到實驗室進行檢測。”梁新說。
一行人驅車趕回位于房山區生態環境局5層和6層的實驗室。9名檢測人員立刻“接棒”,檢測土壤和水中的重金屬、化學需氧量、氨氮、總磷、總氮等總計近30項指標。房山區生態環境局分析室主任陳晨說,常規指標最快第二天就能拿到檢測報告,之后立刻反饋給環境管理科。
梁新說,房山區生態環境局搶抓春耕開始前的關鍵時期,還開展了廢舊地膜回收工作,最大限度減少農田“白色污染”。在土壤和水質監測檢查方面,房山區對重點企業進行多輪次監測排查,提前降低管控耕地土壤污染風險,同時建立農田灌溉用水臺賬,確保用水安全。下一步,房山區將以土壤和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抓手,加強監測監管,促進耕地生態系統良性循環。